運城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(qū)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(zhèn)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是我國現(xiàn)存始建最早、規(guī)模最大、建制最高、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,被譽為“關廟之祖”、“武廟之冠”。已初步形成了“解州關帝祖廟、常平關帝家廟、常平關帝祖陵”三關文物旅游景區(qū)。景區(qū)曾先后榮獲“山西十大旅游品牌單位”、“ 山西省十佳優(yōu)秀旅游景區(qū)”、“中華旅游文化貢獻單位”、“海峽兩岸交流基地”、“2009年國際休閑旅游年度品牌單位”等榮譽稱號。2008年,景區(qū)“關公信俗”為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2010年、2011年“國際關公文化節(jié)”連續(xù)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(jié)慶活動之一“群星獎”類的項目獎,2012年,“關圣文化建筑群”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預備名單。2013年,山西解州關帝廟被國務院臺辦授予“海峽兩岸交流基地”。2015年6月,被授予“中國僑聯(lián)國際文化交流基地”。景區(qū)每年舉辦的“農(nóng)歷四月初八的傳統(tǒng)古廟會暨關帝巡城”、 “農(nóng)歷六月二十四關帝誕辰紀念日”及連續(xù)舉辦26屆的“ 山西運城關公文化旅游節(jié)”等三大文化活動,倍受世人矚目。從2009年至今,作為晉閩、晉臺關公文化交流的標志——關帝圣駕巡游福建三次,臺灣一次,已造成轟動效應。為弘揚關公文化,擴大關公品牌效應,增進晉臺、晉閩血脈情深,奠定了深厚的基礎。經(jīng)過多年精心打造,已發(fā)展成聞名中外的文物旅游品牌,是海內(nèi)外游客、信徒觀光朝圣、尋根謁祖之圣地。
【解州關帝祖廟】
解州關帝祖廟始建于陳末隋初(公元589年),歷朝歷代均有擴建修葺,現(xiàn)存建筑多為明清時期重修之物,位于距運城20公里處的解州鎮(zhèn),南臨巍峨秀麗之條山,北依萬頃碧波之銀湖,廟宇樓閣與湖光山色,交相輝映??傉嫉孛娣e達22萬平方米。是一處保存完整,規(guī)模宏大的古建群,建筑布局為我國傳統(tǒng)的“前朝后寢”及中軸對稱的宮殿式布局。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端門、雉門、午門、御書樓、崇寧殿、春秋樓,兩側(cè)配有木坊、石坊、碑亭、鐘亭和東西長廊,高聳的建筑配以參天松柏,頗具皇家氣派。廟內(nèi)懸掛有康熙御筆親書“義炳乾坤”、乾隆欽定“神勇”、咸豐御筆親書“萬世人極”、慈禧太后題“威靈震疊”匾額,堪稱珍寶。廟中的精華建筑“春秋樓”,二樓懸梁吊柱結(jié)構(gòu),更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珍品。
1.【結(jié)義園】
位于祖廟端門南北對峙,創(chuàng)建于明萬歷四十八年(公元1620年),四柱三樓三開間,木結(jié)構(gòu)琉璃瓦頂,正面為清乾隆二十七年(公元1762年)解州知州言如灑題“結(jié)義園”,背面書“山雄水闊”,坊上四周彩繪山水、風景及三國人物故事。其結(jié)構(gòu)精巧,氣勢恢宏,為祖廟最壯觀木坊之一。
2.【四龍壁】
位于關帝祖廟端門正南,是明代宣德年間(公元1426年——1435年)燒制的琉璃影壁。從建筑學上講,有遮避視線和豐富景觀層次的效果;從文化角度上講,屬于中國傳統(tǒng)風水學的“符瑞”范疇,有消災降福,佑護生靈的作用。畫面自上而下分為天、地、海三界,主體是四條蟠龍遨游飛動,襯以鳳凰、麒麟、玉兔等祥禽瑞獸,賦予了這座四龍壁諸多的傳統(tǒng)文化內(nèi)涵。
3.【端門】
位于關帝祖廟最南端,為主廟正南門。始建年代不祥,重建于明嘉靖年間,是一座古樸恢宏的磚結(jié)構(gòu)宮門。外觀磚雕為仿木建筑,門楣正中鐫刻“關帝廟”三個大字,門洞背面上方有“扶漢人物”匾額,兩次間門洞上層東面橫額為“精忠貫日”,西為“大義參天”。端門比例協(xié)調(diào),造型典雅,雕飾蒼勁,勘稱明代磚構(gòu)門廡中的佳作。
4.【鐘樓和鼓樓】
位于端門與雉門東、西兩側(cè),分別與主廟前沿墻東西轉(zhuǎn)角處相連。創(chuàng)建于明萬歷三十七年,現(xiàn)存建筑為清乾隆年間遺物。鐘、鼓兩樓平面為方形,兩層。下層為磚砌墩臺,上層為木構(gòu)重檐歇山頂。瓦頂全部為琉璃構(gòu)件,吻獸齊備,造型逼真。兩座建筑形制外觀相同、位置對稱,為閣樓式,主要用途是懸鐘系鼓,以壯威儀。
5.【雉門】
位于關帝祖廟中軸線端門以北,第二道大門,專供帝王出入。創(chuàng)建年代不祥,明代有修葺,現(xiàn)為清代后期建筑。雉門面寬三間,進深兩間,單檐歇山頂。北面為樂樓,與雉門臺基、瓦檐同為一體,坐南向北,是祭祀帝王酬神演戲的場所,可謂一門兩用。
6.【御書樓】
原名“八卦樓”,位于關帝祖廟中軸線中心。現(xiàn)存建筑為康乾時期遺物。前檐抱廈一間,單檐廡殿頂;后檐抱廈三間,單檐卷棚頂。樓上雕木制八角形藻井,頂端為八卦圖案,因而得名“八卦樓”。清康熙四十二(公元1703年),康熙帝西巡,祭拜關帝,并御筆“義炳乾坤”。乾隆二十七年(公元1762年),乾隆帝為紀念康熙帝御書匾額,隨改名“御書樓”。
7.【鐘亭和碑亭】
位于關帝祖廟崇寧殿東西兩側(cè)。是清代增設的兩座亭式建筑。鐘亭在崇寧殿前西隅,清嘉慶十四年(1809年)重構(gòu),亭內(nèi)的鐵鐘系清順治十七年(1660年)鑄造。碑亭位于崇寧殿前東隅,內(nèi)立果親王雍正十二年(1734年)敬留詩碑。兩亭位置相對,規(guī)模、形制相近。
8.【刀樓、印樓】
位于春秋樓前東西兩側(cè),東為印樓,西為刀樓,形制相同。其中面闊進深皆三間,二層三檐十字歇山頂。刀樓內(nèi)置青龍偃月刀一口,印樓陳方形漢壽亭侯印盒一枚。
9.【春秋樓】
位于關帝祖廟中軸線最后端,是關帝的寢宮。該樓又名麟經(jīng)閣,因關公夜讀春秋而得名。其始建年代不祥,復建于明萬歷年間。面闊七間,進深六間,二層三檐歇山式建筑。一樓神龕供奉關公戎裝像,二樓神龕供奉關公夜讀《春秋》真身像,暖閣內(nèi)壁板刻《春秋》全文,頂部懸垂三眼“藻井”,環(huán)樓四周挑承“懸梁吊柱”,皆為古建藝術(shù)珍品。
【常平關帝家廟】
常平關帝關帝家廟,位于運城市西南10公里的常平村,距解州祖廟8公里,總占地面積達1.5萬平方米。整座廟宇的建筑布局,采用了與祖廟相仿的“前朝后寢”的建筑體制。廟內(nèi)的娘娘殿、圣祖殿及金代磚塔在世界所有關帝廟中絕無僅有,堪稱“三絕”。
這座廟宇原是關羽的故宅,關羽從出生到避禍出逃之前一直生活于此。他歿后,當?shù)厝思昂笠釣榧o念關羽及他的祖輩三代便在此建造了一座祠堂,作為奉祀他的場所,故是當今紀念關羽最早的祠堂,同時也是世界上關公文化最早的發(fā)源地和集散地。廟內(nèi)現(xiàn)存建筑亦多為清代重修之物。
1.【關王故里石坊】
位于關帝家廟正南。次間外柱雕有明嘉靖二年七月(公元1523年)巡按檢察御史王秀立。橫額為“關王故里”。四柱三間,明間兩柱剔地凸起雕蟠龍各一,整體風格饒素樸之風。
2.【崇寧殿(常平家廟)】
位于家廟中軸線中心。因宋徽宗崇寧三年(公元1104年)關羽被宋徽宗封為“崇寧真君”而得名。現(xiàn)為清嘉慶年間遺構(gòu),面闊五間,進深四間,四周回廊,重檐九脊歇山頂。殿內(nèi)供奉關公彩塑帝裝像,神龕外兩名侍者恭敬站立身傍,兩側(cè)殿柱懸掛一副歌頌關公勇武的楹聯(lián)。
3.【娘娘殿】
位于常平關帝家廟崇寧殿后四合院內(nèi),坐北面南,面寬進深各五間,四周回廊,重檐歇山頂。宋金之際,已建專殿奉祀。明萬歷四十二年(公元1614年)被封“九靈懿德式肅英皇后”。殿內(nèi)奉祀關夫人彩色塑像,頭戴金燦鳳冠,臉龐端莊,秀目清澈。東西廂房設有關平夫婦、關興夫婦殿。
4.【圣祖殿】
位于常平關帝家廟中軸線最北端。懸山式屋頂。殿內(nèi)供奉主像為關氏始祖夏大夫忠諫公關龍逄,東側(cè)供奉關公曾祖光昭公,祖父裕昌公、父成忠公及西側(cè)曾祖母、祖母和母親的塑像。圣祖三公系清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所封?,F(xiàn)為清乾隆初期建筑風格。
5.【獻殿】
位于常平關帝家廟中軸線崇寧殿之南,面寬進深各三間,懸山式屋頂。是民間祭祀關帝,陳設貢品,敬香叩拜的場所。每逢清明、中秋、關帝誕辰,世界各地信眾、游客都將前來祭拜。而農(nóng)歷初一、十五更是當?shù)乩习傩铡⑿疟娂腊菡把鲫P帝不可或缺的心靈寄托日?;顒?。
6.【祖宅塔】
位于常平關帝家廟山門與儀門的東側(cè)。是一座高約10米的八角七級磚塔,始建于東漢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,金大定十七年(公元1177年)重修。塔下原有一水井,傳說當年關羽因殺死惡霸呂熊,其父母危急中投此進身亡,鄉(xiāng)人感其德,在此井建塔以紀念。
【常平關帝祖陵】
關帝祖陵,位于祖祠南1.5公里處,景區(qū)占地3000畝,由石磐溝自然景區(qū)和圣像人文景觀景區(qū)組成。“幽谷、奇石、漢城、流泉”是景色深邃、山水明媚的祖陵景區(qū)四大奇景。
關帝圣像景區(qū)位于“漢城”東邊的山峰頂部,有世界最高,最大的銅鑄關公圣像(在建)。圣像高80米,其中基座19米,象征關公在家鄉(xiāng)生活了19年,圣像主體61米,象征關公一生61年成就了中華武圣的千古英名。圣像面朝故鄉(xiāng)運城鹽湖,背靠巍峨中條山,形神兼?zhèn)?,英姿蓋世。
1.【山西常平關帝祖陵】
位于常平關帝家廟以南的中條山石磐溝內(nèi),是關公祖父的埋葬之地陵墓外型由山石堆砌,陵前有一獻亭和祭臺。景區(qū)占地面積4000畝,由關公圣像景區(qū)、關帝影視城和祖陵組成。“幽谷、奇石、漢城、流泉”是景色深邃、山水明媚的祖陵景區(qū)四大奇景。
2.【關帝圣像】
位于“漢城”東邊山峰頂部。由黃銅鍛造,為世界最高、最大關帝圣像。圣像總高80米,其中基座19米,像征關公在家鄉(xiāng)生活了19年;圣像體高61米,象征關公一生為捍衛(wèi)蜀漢江山馳騁沙場、英勇拼搏度過了61個春秋。
3.【石磐溝】
位于關帝祖陵以南通往中條山脈的峽俗內(nèi),全程2.2公里。關帝祖陵坐落其中,是人們尋根祭祖的必經(jīng)之地。溝內(nèi)有“青龍把門”、“攜妻拜祖”、“赤兔蹄痕”等20余個景點。整個景區(qū)地貌奇特,野趣濃郁,飛瀑、碧潭壯觀美麗,給人以無限暇思和敬仰。
4.【關帝漢城】
是拍攝電視連續(xù)劇《武圣關公出解梁》的一座仿古建筑。景區(qū)占地4.5萬平米,由上官里和下馮村組成。建筑風格主次分明,疏密相間,古樸凸顯。可用一城、二里、三樓、四院、五巷、六門、七十畝占地、八千平米建筑、九百米長圍墻和十大綠化區(qū)概括。
【關帝御園】
關帝御園是在關帝祖廟后花園遺址上復建的一座北方風格、皇家氣派的古典園林。該園占地130畝。千米彩繪長廊,構(gòu)成巨幅瑞獸圖案,堪稱天下一絕;“福壽”巨鼎,勢雄意遠,足壯觀瞻;“洞天”“福地”,靈鐘神韻,遙相成趣;圣行祠、忠義堂、雅頌軒、文華苑、晨光閣、畫舫齋、含章館、攬月亭錯落有致,別有洞天;還有瑞鹿、神龜、仙鶴、靈猴、金魚等生靈,寓意深刻,良愿多多。
1.【福壽臺】
位于御園的中心位置。周圍用石欄板堆砌而成。正面陽刻一百個“福”字和反面陰刻一百個“壽”字,構(gòu)成百福百壽,即“福壽臺”。望柱頭上圓雕“桃”、“石榴”、“瓜”、“獅子”等象征“福”與“壽”的吉祥物。月臺四周設踏跺。臺中心再設二步臺,上置重約4余噸的大銅鼎。正背面鑄獸面饕餮紋,圖案疏朗,紋理簡潔。兩側(cè)鑄書鼎銘、獻鼎記及人名。
2.【文化長廊】
位于整個御園一周。由單面廊和廊柱間隔組成,卷棚懸山式頂。長1525米,寬476間。從東側(cè)的“啟瑞”始,可領略到全國各地敬贈的楹聯(lián)118副。廊房上“枋心式”蘇式彩畫,以外檐枋心如意、旋花、卷草、祥云、桅花等圖案和內(nèi)檐枋心三國故事、關公顯靈、世界關廟圖等畫面組成,它們與廊墻上關公字畫、石刻、磚刻、木刻、等一起,構(gòu)成了美麗畫廊,至西“兆祥”結(jié)束。
3.【晨光閣】
位于御園東南部,坐東面西。面寬七間,進深四間,單檐卷棚式山頂。用于日常接待貴賓的地方。閣內(nèi)正對面“東方之神”遒勁有力的毛體字,取自一代偉人毛澤東對關公的至高評價。墻上還懸掛有毛澤東當年會見原蘇聯(lián)總書記赫魯曉夫、印度總理尼赫魯時等對關公高度評價的照片。
4.【含章館】
位于御園中部以東。坐東面西,面寬五間,進深五架前檐廊,硬山式屋頂。館內(nèi)陳列魏、蜀、吳三國時期各大將使用兵器的復制品。關公的青龍偃月刀,張飛的丈八蛇矛,曹操的倚天劍等,給人以想象的空間,再現(xiàn)當年硝煙彌漫、金戈鐵馬的三國群雄爭霸的場景。
5.【福地】
位于御園東北角。池中有一南北相連的木浮橋,橋上信眾掛滿了祈福紅絲帶。橋中央立一巨石,上刻康熙皇帝御筆“福地”二字,意為尚生積善,施恩之意。池中放養(yǎng)大量的金魚、烏龜?shù)扔^賞魚,為游客、信眾提供了休閑、放生的游玩佳地。
6.【忠義堂】
位于御園西北角。面寬五間,進深六架前檐廊,懸山式屋頂。堂內(nèi)雕有以電視連續(xù)劇《三國演義》扮演者劉、關、張三人桃園三結(jié)義的蠟像。供桌前擺放著五谷雜糧,南側(cè)立有三結(jié)義誓詞欄,四周桃花盛開,三人在此拱手祭拜,盟誓為國為民,壯志酬酬,豪情滿懷。
7.【雅頌軒】
位于御園西部。坐西面北,面寬五間,進深七架前后廊,懸山式屋頂。堂內(nèi)收集了歷朝歷代皇帝昭諭,贊誦關公的詩句和民間的祭文。祭文多為禱祝、追念關公生前、身后的“忠義”精神和崇高品德。
8.【圣行祠】
位于御園福壽臺西北角。是園內(nèi)主體建筑,坐北面南,面寬五間,進深四間,重檐歇山頂,四周圍廊。殿內(nèi)供奉的關帝站像,是仿當年畫圣吳道子關帝畫像雕鑄而成。在其他關廟中絕無僅有。東側(cè)關平手托“漢壽亭侯印”,西側(cè)周倉手持“青龍偃月刀”象征著帝王的一種威嚴。
9.【洞天】
位于御園西南角。坐西面東,取自當?shù)睾哟猜咽哑龆?。南?cè)最高石峰陰刻乾隆御筆“洞天”二字,使整個園內(nèi)南北對峙的’福地”、“洞天”遙相呼應,給人們以美好祝愿。御園水系從這里噴涌而出,隨瀑布傾瀉而下,繞園一周,最后匯集于福地放生池。
10.【文華苑】
位于御園南部西側(cè)。面寬五間,進深五架,懸山式屋頂。是對外展覽關公文化的大廳。已舉辦過關公書畫展,關公民俗文化全國巡回展等活動。
交通指南
自駕出行:
太原方向(410km)途經(jīng):京昆高速—侯平高速—運城繞城高速
西安方向(240km) 途經(jīng):連霍高速—運風高速—運城繞城高速
鄭州方向(319km) 途經(jīng):連霍高速—侯平高速—運城繞城高速
北京方向(900km) 途經(jīng):京港澳高速—京昆高速—侯平高速—運城繞城高速
上海方向(1230km) 途經(jīng):滬蓉高速—寧洛高速—侯平高速—運城繞城高速
廣州方向(1600km)途經(jīng):許廣高速—二廣高速—呼北高速
在解州收費站駛出
向西行駛3公里(預計時間10分鐘)抵達解州關帝祖廟
高鐵抵達:
運城北站乘坐7路公交(票價1元/人)蔚徠酒店站下車轉(zhuǎn)乘11路公交(票價3元/人)解州關帝祖廟到站
飛機抵達:
運城鹽湖國際機場乘坐18路公交(票價1.5元/人)市交通運輸局站下車轉(zhuǎn)乘11路公交(票價3元/人)可抵達解州關帝祖廟
公交出行:
11路公交
運城火車站—解州關帝祖廟—席張村火車站 首班車 06:30 末班車 19:30席張村 首班車 06:30 末班車 19:30發(fā)車間隔 10-15分鐘
無人售票 票價3元
支持以下支付方式:
1.現(xiàn)金支付
2. 微信乘車碼(僅限“同城車票寶”小程序:“運城二公汽公交”乘車碼)3.支付寶乘車碼(僅限支付寶小程序“運城乘車碼”)線路重要站點:去程途徑→火車站【黃河大廈】—蔚徠酒店—百貨大樓【去程無此站】—東星時代廣場—人民公園—城西人家小區(qū)—關鋁電廠—解州關帝祖廟—席張村←回程途徑
116路公交
運城—解州關帝祖廟—扁鵲廟—王官谷—五老峰—雪花山—永濟—神潭大峽谷
運行時間:06:00——19:30
票價:
運城---解州關帝祖廟(郭家村) 4元
運城---席張村 5元
運城---屯里村 6元
運城---郭李村 8元
運城---永濟(水峪口) 12元
永濟---虞鄉(xiāng)鎮(zhèn) 4元
永濟---土樂村 6元
永濟---底張村 8元
永濟---運城中心站 12元
發(fā)車班次:
間隔20分鐘
景區(qū)游覽路線
停車場—關圣文化廣場—景區(qū)入口—結(jié)義亭—君子亭—結(jié)義坊—四龍壁—端門—雉門—午門—御書樓—崇寧殿—祖廟飛龍—春秋樓—關帝御園—遺址公園